初出茅廬時,公司負責一系列和記黎明的廣告。媒介策略是,把所有報紙頭版 (蘋果日報除外) 買下來,再來個四台加時代廣場大電視同一秒首播新廣告片,便全城震撼。全城都就在討論新的阿May如何,新的廣告標語又成為城中熱話,非常有NOISE!
十多廿年後的今天,Noise或城中熱話,已由電視、報章報導,轉化到社交網絡裡,Marketers看重有多少人讚好及分享作指標。某些Marketers,或許看見別家廣告在網上被熱烈討論,自家的還是無聲無色,便請來各廣告公司各出奇謀,務求令自己的廣告在網上和社交媒體受到吹捧。
很多Marketers,特別是長輩Marketers,迷戀上世紀舊事,認為大灑金錢賣廣告,在被評為Awareness及Reach最大電視台賣廣告,便可以把和記黎明的威力,在差不多廿年後的今日復刻。廣告公司任何提案,一句"你不了解我的目標客戶",便把所有提案掉到堆田區。其實,他們不了解社交媒絡的生態,硬把上世紀思想加緒到2015年的今天。廣告片及整個廣告思想,完全離地,產生不到共嗚,大家看過便算,不會產生任何情感,又怎會在社交網絡跟朋友們分享?
能否成為網絡界熱話,終究要多少運氣,但還是有跡可尋。那先從,"為甚麼要分享"、"熱門分享內容"和"甚麼人會分享"中著手。
“為甚麼要分享"?
-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東西,所謂開心share
-認為自己手上的資料是最新、最快,急不及待要公告天下
-有用資訊
– 建立個人形象
-舒發個人情感和想法
“熱門分享內容"
-令人感動的內容。早前Metlife的父女篇便在網上瘋傳
-城中城話。近日的"大時代"、"政改"
-Sense of Humor。今人開心的東西,朋友們都很喜歡分享一個名為"開心快活人"的Facebook,內裡都是令人發笑的東西
-有用資訊。早陣子被"美軍摺衫法"洗版
-座右銘、勵志語句
-懷舊
-食物、旅行
-低俗、揶揄
“甚麼人會分享"
-年青人,年青人成長就是要開心share。50、60後著重個人私隱,上facebook只是read-only,害怕在社交網絡上留下足跡,或被人知道想法
-白領。辦公時間的的社交網絡使用率高於休班
-女性比男性喜歡分享
不一定每個廣告都要成為城中熱話,但要在網絡界被談論,必需具備以上或更多條件。今時今日,金錢不是一切,特別是電視及報章廣告,已不像我入行時那樣有威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