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普藝術

向來“Arts”或“藝術”一詞都跟“艱辛”二字對等,但Andy Warhol藝術平民化,創立“普普藝術 (Pop Arts)” ,把生活的零碎片段用作創作靈感和題材,拉近了藝術跟群眾的距離。

其實我不懂Andy Warhol是誰,以上的介紹參巧自“Andy Warhol 15 Minutes Eternal”的展覽場刊。去看這個展覽,是因為被香港藝術館外的巨型粉紅色夢露橫顁所吸引,那便進場看看究竟。會場分成兩個展覽館,一個展示Andy於五、六十年代作品、一個是其七、八十年代的作品。很喜歡八十年代的那個展館,或許對八十年代的鍾愛,又或是四個年代中,對八十年印象最深。也很喜歡一系列寶麗萊的產品,是Snap的始祖,Andy比我們早行三十多年。還有一系列畫像,那不是不本正經的畫,反而是拿來自由神像、蒙羅麗莎開玩笑,又是今日“惡搞圖”的祖先。有些畫像用上強烈色彩作對比,跟手機上的攝影Apps相像。

閒逐個多小時,得著是,藝術不一定艱深。Andy的創作題材是生活上的小節,其經典作品金寶湯是他的最愛食品,李斯德林漱口水都是只是日常用品。把身邊的生活小節放大,才加小小想像力,便可成為普羅大眾都看得明的藝術。看得懂,因為那是生活。

註: 這是尖沙咀區內沒有自由行的地方,簡直是綠州!

Jan 28, 2013 2:11 am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