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798看到這個石像,愛到不得了,可以好好解釋,Yang = 楊!
我姓楊,英文拼音是Yang,有別於一段香港人用的Yeung。老爸是地道廣東人,這個國語拼音是他來香港時,入境處人員替他掛到身份証上。老爸不懂英文,那曉得Yang還是Yeung。
小弟15歲移民加拿大後,已甚少在香港生活。先在洛彬機跟台灣人讀書,又在台灣及上海生活了很長時間,這個Yang給他帶來不少方便。不論台灣人或大陸人,一見其姓,都先入為主認為是自己友。即使知道小弟是香港人,總認為他祖藉北京、台灣、外省等地。
我這個百分百在港生活的港女,這個Yang卻帶來諸多不便。每次銀行、或其他機構來電,總是“甄小姐”。你好心跟他說“我姓楊”,收線時都是“多謝甄小姐”! 打電話到酒樓訂檯,要把姓氏串出,我串Y.A.N.G,九成時間都是“甄小姐四位”。我索性留P. Yeung,免麻煩、避誤會。
我都不讚成香港要大陸化,要維持香港特質;但維持特質不等如不放眼世界,香港的其中一個特質就是國際視野。我個人估計,世界上的YANG少說都應該有千萬,YEUNG應該50萬也不夠,即是說,香港人只認識5%的楊先生、楊小姐或楊太吧!
Mar 11, 2013 12:11 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