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星期做了五場大學講座!我是個非常幸褔和幸運的新人,畢業時遇上Lecturer大力幫忙,第一份工作又遇上無數好前輩。新人出道,有如旅行時迷路,遇上好心途人,便少行冤枉路。我多年來都希望能扮演這個途人角色。長江後路推前浪是永恆不變的事實。有些前浪會選擇不讓後浪推上來,滿以為沒有後浪,自己地位便更鞏固。但我卻認為,行業沒有後浪,只會變成一灘死水。沒有人來傳承,行業不會長大,然後便會式微。
四場在大學的講座,學生們重點都是放在"找工"、"見工"上。有不少同學提問有見地,對答如流,講座後積極Facebook我問問題和自薦,可喜!學生最常問我們以何準則請人,我有一張slide,寫上五大要求,分別是"愛Digital"、"愛新事物"、"Proactive"、"Tough"及"Results-oriented"。廣告行業請新人最率性,以上準則跟學術無關,有沒有做過交換生或intern都不打緊,本科市場學系亦沒有太大優勢。只因在這個行頭,成功就是以"愛"為先,然後加上"勤力、勒力和堅持",特別在Digital,有太多挫敗失意時間,會令人氣餒、生疑,沒有這些元素,在哈佛、牛津畢業都是徙然。
得到機會的新人也要珍惜機會!很多新人未能堅持自己畢業時的"大志",遇上困難便對自己生疑,忘記當初如何爭取機會入行,未能堅持"自己"理想而離場,又或者根基未穩便終日跳蹧,又或給自己一個冠面堂煌的藉口要見識世界要多嘗試,幾種都令人頓失方向,最終是能堅持的人已領跑在前方,自己還在起點原地踏步在埋怨自己"懷才不遇",這個"龜兔賽跑"的故事,你我都耳熟能詳。然而,現實是殘酷,每年有大量Fresh Graduate進入市場,質素越來越高。以僱主角度,只有少量經驗的新人,那一年半載經驗,穩定性已受質疑,亦未必能及得上Fresh Grad的熱誠和衝勁。以藝人作比喻,出一兩張碟但半紅不黑的新人,未必能及上一個青春可人的全新歌星。
我看著成功的前浪,成功元素就是"勤力、堅持和運氣"。要是各佔三分一,其實自己能主宰的"勤力和堅持"已佔大半。世上沒有懷才不遇,人生方向不是別人給予而是自己爭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