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太古坊的日子

taikoo place.jpg
清楚記得,第一次到太古坊上班,是1999年11月,辦公室由灣仔電訊大廈遷往Oxford House濠豐大廈,我們是首批搬進剛落成Oxford House的員工。那年頭,離開中環、金鐘、灣仔,鰂魚涌是偏遠地區,被看成二、三線大廈。或許如此,太古一直很用心經營這個東區商業地帶。印象最深是聖 誕裝飾,某年更在電訊大廈大門外唱聖詩。而太古亦默默把英式放進太古坊,所有大廈名字均以英國地方命名,如Cambridge、Somerset、 Dorset,唯一一座不以英國地方命名是Telecom Tower,但香港電訊亦曾是英資公司,並選址太古坊作總部。我在太古坊上班有兩年時間,那是我仕途上最開心、最無憂的日子。那時候的太古坊,有商業區味 道卻沒有中環的急速,可以到海灣街的茶餐廳,也可以走到太古城吃個好。那時候,將軍澳線仍未通車,家住何文田的我,愛走到油麻地地鐵站上車,地鐵直通鰂色 涌站,全程35分鐘。由於油麻地是總站,總有位子,那我便利用那35分鐘的車程看書,我最喜愛的作品,"家春秋"和"櫻子姑娘"就是在這個車程閱畢,而那 兩年我也閱讀了很多書本。

太古坊近十多年急促發展,現在的太古坊只是 統稱,包括海灣街的華懋交易廣場、華蘭中心、Island East,都被看成太古坊。太古坊今非昔比,不少大企業進駐,更是廣告行業的重鎮。但是,茶餐廳卻買少見少,取而代之是各"名貴"小店和特式食肆,如日本 拉麵館、cafe等。太古依舊用心打造太古坊,天橋上有藝術展覽,週末有市集,週五晚有演單會,農曆新年有舞獅表演。不能否認,相比在中環,在太古坊上班 來得輕鬆和lifestyle一點。

相隔10年,我在2012年2月重返太古坊,還是一樣喜愛。公司有接近四成客戶在太古坊,省卻不少交通時間。有時候,我乾脆約客戶到太古坊附近的 cafe,下午摸著咖啡杯,Happy Hour摸酒杯說工作。同時,由於有多間廣告公司在太古坊,所以有大量朋友在附近上班,不愁寂寞。
希望太古坊能繼續美好下去!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