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越南下龍灣回河內的車程中,iphone突然響起"情深說話未曾講",坐在我前方的三位團友,正是負責一系列黎明和記電訊廣告的人,有廣告公司,也有客戶。數年前跟Cherrypicks上電台接受訪問,主持人跟我和Cherrypicks說,每人選一首歌代表自己行業,Cherrypicks選擇了"Imagine",我則選擇了"情深說話未曾講"。這是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,任職廣告公司負責的第一個和記電訊廣告的廣告歌,非常能代表我入行的年代,幸運地趕上廣告業黃金年代的尾班車,那是1996年。
長大了回望這個黃金年代,我看到了團結。越南之行的三位團友,因為和記的結合,相識於微時,負責和記廣告只有數年光境,友誼卻超過20年。兩位團友是我入行時Account Servicing部門的高層,我那時候只是Media部們的小妹妹,友誼不僅能建立還可以維持。Media Independence後,Account Servicing跟Media由兩個部門變成兩間公司。就算互不針對,也未至於"攬頭攬頸"。但90年代的Full Services廣告公司,這兩個部門卻是唇齒相依。
從前只有不足20間4As廣告公司,現在大大小小,creative、media、digital、performance base、direct marketing等等,足足有接近百間,還不計無數的獨立本地公司。無疑分成不同公司可以更尊注,但整合得不好,最終苦了客戶去管理不同廣告公司,還有一堆creative不夾media,offline不夾digital的範例。物極必反,independent後便是integration。90年代的廣告業還有友誼,不論是廣告公司跟客戶,廣告公司內的不同部門,廣告公司跟廣告公司。競爭,是良性不是亂減佣金,將貨就價的質素;尊重,客戶尊重廣告公司的尊業,廣告公司把客戶的事情看作自己事情看待;了解,每個單位了解大家所需,去做出雙贏,而不是你死我亡行頭,兩敗俱傷在後。
五日行程,看到的友誼,聽到的舊事,那就是90年代的廣告業,或許是今日廣告業的借鏡。
註:有圖有真相!Screencap那個時刻,左上角清楚可見"VinaPhone",時間為13:5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