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團火

brucelee

記得初畢業入職場之時,某位中年前輩或許看見我這位小妹妹對世界充滿好奇,便跟我說: “Fresh grad的衝勁只有一年,頂盡兩年,好好珍惜吧"。我那時有一萬個反對,我認為我的熱誠可以直到永遠。在差不多19年後的今日,我的答案都是一樣,只是加上以下註釋。

Fresh Grad的衝勁,因為無經驗,未遇上失敗和困難,那股衝勁是天真和無知。亦因為這份天真和無知,很勇敢去做、去試、去講,因為不懂得驚;對世界充滿好奇,有份參與一些event或會議,已樂上幾天。這是專屬於fresh grad的"衝勁",因為有經驗便懂得害怕,多參加樂個events便會失去新鮮感,這股衝勁,確實會在三兩年間蕩然無存。

要是把"衝勁"解作"熱誠",或俗語的"那團火",我則認為不論做人和做事都是必需。沒有這個火團點燃,對生命和生活便怨聲四起,死氣沉沉。怎樣可以維持那團火如黃大仙祠的香火,長年鼎盛? 首要是,做自己"喜歡"的生活,過自己"喜歡"的生活。Keywords是"自己"和"喜歡"。先說"喜歡",周而復始的工作,令很多人把糊口凌駕於喜歡,漸漸忘記自己喜歡甚麼,然後對工作失去卻興趣,連熱誠也一拼失去,腦內只剩下糊口兩字,那團火就慢慢被熄滅。在火種臨煌滅之前,連"自己"也沒有了。中國人害怕被說成自私,可是,為"自己"不等如自私。要是想深一層,連自己也不能活得好,終日愁眉深鎖,怎叫身邊的人活得開心。

父母和前輩的教導,往往把愛把"自己"和"喜歡"埋於心底,要偉大不要只顧自己,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任性,但忘卻兩個keywords是人生最基本的。

喜歡看鄭少秋、汪明荃和薛嘉燕,不是喜歡其表演,我反而欣賞他們的投入,因為他們深愛舞台上的表演,那股投入感染了觀眾。再看看鍾欣桐,她的美貌比蔡卓妍好,但看她唱歌跳舞,總感覺她是’被迫上台’,為賺錢才唱歌給你聽,因為她並不投入,相反阿Sa,上遊戲節目都玩得起勁,所以15年後,提名金像獎女主角是阿Sa,阿嬌是連半套她參予的電影也想不起。

我慶幸到自己到今天都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,更正確的是,我一直都只做自己喜歡的工作。我當然要糊口養家,但這不會阻止我去找我喜歡過的生活。我有三次辭職,都是外人看來美好的美程。兩次離開廣告公司的media崗位,其實都離開了別人看來美好的前途,對我來說,那只是虛榮。廿多歲那次,因為不喜歡別人奉承,三十多歲那次,只覺得是一件"吉肉",但穿得我渾身不自在的美麗衣裳。別人看上漂亮,但不等如我舒服自在。離開oncc,是因為已沒有進步空間,不想看到自己團火自己熄滅,"熱誠"遠比權力和地位重要。但實情是,當有一團火去推動自己,又會做得特別稱心,成績也會滿意一點。原來,"喜歡"和"熱誠"從來是一對,相輔相乘。

不要找糊口作藉口! —個藉口去跳出comfort zone,然後慢慢享受著被"折磨"的痛苦,把別人的同情去點燃著自己的痛苦。要點燃的,應該是對生命和生命那個"熱誠火"!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