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有幸跟老友參加品牌的秋冬季時裝預演,品牌是中價位,未去到奢侈品級數,鋪頭坐落在太古城及圓方。嚇然發現,我們二人是場中約500個現場觀眾中最"年青"的兩個,平均年長我們十年或以上!我一直認為這五個品牌定位應該是三十來歲,年過40的我已經算是"老餅"。老友解釋,這個品牌活動都留給VIP,有消費能力又買得多,都肯定是這一群。我當下替這五個品牌婉惜,無疑要特別看待花得起錢的VIP,但這是非常短視的做法。一個品牌要是沒有年青人支持,在消費者層面沒有接班人,總有一天會老去然後便會別去。
每次做pitch的時候,總有一張slide為Team Structure!客戶喜歡看到Director,越多Director,便認為有經驗,又或是有多resources支援。我絕對認同經驗很重要,特別在管理層面,食個夜粥、見過世面當然是不一樣,很多崗位和工種都是還看經驗。但要是目標顧客是30歲出頭,甚至更年青,盲目追求要"Director",一看到Account Executive (AE) 便感到不安,這不會跟年青目標客戶溝通得好。我公司的平均年齡已經非常年青,但當上Director都已是三字頭好幾年,試問三十多歲的人怎會有二十出頭的思維? Director的經驗是用來管理,不是用來執行。找個年青AE提出點子,再由Director fine tune和管理是最完美的。
我看到和遇到很多品牌老化,其中一個死因是 “老人政冶",由經驗老到的成熟人仕去策劃、去幻想年青人喜歡的東西。找來一大堆market research便以為很了解年青人,但research是死,人是生的,找個年青人做執行和想idea,便天天有live market research! 我跟同事說,Jolly Shandy的東西不用要我同意,我感覺好看那便"大鑊",即是年青人不會喜歡。那管我入行時曾有三年時間負責Jolly Shandy,算對品牌有點認識吧? 我也算是個高層吧? 只是,我不再是22歲了!
經驗是用來管理、發展及教導,而不是用來執行。但經驗不等如有創意,甚至是創意的絆腳石,因為懂得計算,懂得"驚"。要是目標消費群是年青人,放手給他們做吧!每間公司、每個崗位、每個品牌都需要控班人,有長江後浪推推前浪,總比一池死水好!
請即like"在途上"的Facebook及Instagam
Facebook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paulayangpage
Instagram ID: paulay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