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把30集的"第三類法庭"看畢!這是一部非常沉重的劇集
記得首播的時候,弟弟在加拿大告訴我劇集如何好看,不過我卻身在香港卻一集也沒有看過。前陣子看畢"我本善良",想再看溫兆倫、邵美琪的演出,便記起這部"第三類法庭"。
劇集故事大綱,韋海怡因痛恨母親韋金玲身邊的男人,謀殺了名議員,卻因而搭上住在寵屋的自閉青年馬中寶。馬中寶出庭作證令海怡洗脱罪名,免受囚牢之苦,卻令她飽受輿論評擊,亦在艱難日子跟中寶發展了一段真摯的愛情。金玲因為金錢,一次又一次出賣自己女兒,甚至謀殺女兒未婚夫。海怡由一個原本相信公義的記者,變成一個復仇機器。在連串復仇大計中,出賣了自己良心,拋棄了愛自己的人。
論劇本和演員,我都認為"第三類法庭"比"我本善良"出色!"我本善良"fancy及偶像一點,齊浩男跟石伊明頗有偶像劇感覺,亦加入一些較輕鬆的枝節。反而"第三類法庭"卻從頭到尾的灰調,開宗明義痛痛快快說出人性的弱點,沒有把任何一個角色寫作聖人,所以劇情沉重,看得心情也沉一沉,這才是劇集吸引之處。劇集當然帶點戲劇性,但韋海怡的嫉妒、韋金玲的自私、李英傑的不擇手段,其實曾在你、我、他內心出現過。我頗喜歡劇集結局,沒有刻意的大團圓,把馬中寶安排成失憶,才讓韋海怡終生得不到原諒。
選角方面是非常出色!飾演韋金玲的苗金鳳及演喬大羽的伍衛國,都不是常在電視裡出現,說實話,外型上的入型入格,已填補演技的不足,特別是伍衛國,基本上連對白也說不好,但伍小生台型十足,已是先天上的大優勢。郭靄明的無知其實有點令人煩厭,陳淑蘭的懦弱也頗牽強。邵美琪由頭帶到尾,驚艷度是100,除了天賦本錢外,服裝指導應記一功,24年後看服裝都不過時。Maggie勞架前段的韋海怡頗得心應手,到後段的復仇卻過份用力,內心戲力不從心,但怎說也相比"我本善良"有很大進步。最出色反而是兩位男角,張國強和溫兆倫。先說,張國強外型絕不遜溫兆倫,徹頭換尾的奸仔都演出自然;溫兆倫拿捏角色重大變化也處理得不錯,齊浩男當然完美,但馬中寶的缺撼也令觀眾難忘。 90年代的劇集頗有吸引力,拍攝水準比80年代進步很多,劇本也減少了婆婆媽媽。很多當年收視不佳的劇集,其實都有一個很好的劇本,只是放到電視裡,沒有糖衣、加上艱深的劇情,自然會趕走一班師奶婆婆。以我當年的黃毛丫頭也看不懂,要到今日有些人生閱曆才懂欣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