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話說年初搬屋至今已差不多五個月,把一半身外物丟掉,五個月來沒有半點”唔夠用”、”無得用”,反而是騰出來的空間,東西能收拾好,換來一個舒適的居所。
於是,我看了數本山下英子的”斷、捨、離”及相關著作,才知道山下小姐提倡的不是收納術,而是”一切從簡”的生活態度。然後,在網絡認識到極簡主意者澀谷直人,那便購買其著作閱讀。
書中以居住、物品、身體、時間、思考、人際關係自由出發,去解剖其極簡生活主意。正如澀谷先生所說,每個人的極簡方式的不同,不用盲從他的方式,他只是提供一個參考方法。
對我來說,澀谷先生提供的極簡主義方法,我未能做到,例如,睡到地板上這一環。可是方法背後的精神,卻給了我某些啟示。
貴精不貴多 – 精,是最喜愛、最需要、最省時,一件相等十件。這個可是我現在對待衣櫃的態度,舊居的衣櫃塞得滿滿,但會穿的、愛穿的衣服不足一半。內裡充斥著霎眼嬌,不要說愛,更談不上喜歡。把他們丟掉又換來一室悔疚,原以為總有一是穿上,其實是不回。搬屋時,我把他們忍心丟掉,剩下少於一半衣服,其實已足夠穿著。現在買衣服,必要”好喜歡、好喜歡”才買,打開衣櫃時是滿心歡喜,因為每件都是心頭好。
人際關係,澀谷先生提倡廣兩淺,我的看法略有不同。都是貴精不貴多的想法,不花時間在無謂人際關係上,把時間留給需要我,或我需要的人。
時間自由,上天最公平的是,每個人都有/只有24小時。時間怎樣運用是關鍵。別浪費時間在無關痛癢的事情,也可以用科技和機器去幫自己省時間。把24小時發揮到最大效用,好像比別人的24小時好用,那便要注意時間的自由。
說到底,是減法,而不是加法。即是我未能用到澀谷先生的所有方法,我也希望可參透和實行他的心法。
閱讀目標: 16 out of 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