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年初時計劃二月初到海之京都,出發時疫情漸趨嚴重,一行人抱著隨遇而安的心態出發。第一晚抵京都,天氣寒冷。這個冬天,連北海道降雪量也低,卻想不到在二月的京都會這樣寒冷。
當然趕緊在店鋪關門前購物,在京都河原町,找到一間在橫巷的小店,非常地道,連英文menu都沒有,正合我意。店內由兩位目測有五、六十歲的女仕打理,牆上最給我睛的是一個酒牌。京都的清酒,可是名震江湖。
看見牌上有”玉川山廢”四字,已想也不想要order,天氣地凍當然是熱飲。這支京都府出產的山廢,入口是乳酸、芝士味,旨味濃,厚身full body,餘韻悠長。因為熱飲,效果倍增。最欣嘗是其複雜度,無火入的無濾過,無加水的原酒,將山廢仕込的天然渾成發揮出來。複雜度也包括了酒精,19度的酒精,差不多是特別名稱酒的上限。
因為著實喜歡這個清酒,我跟老闆娘在”雞同鴨講”的情況下,她終於把酒瓶拿出來給我拍照。瓶上是2018年,而我活在2020年。清酒是否在這個酒樽出來?是否樽內熟成兩年?都不考究了,反正是一支喜歡的清酒。
出產地: 京都
酒造: 木下酒造
精米步合: 66%
酒精: 19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