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民

今日是我移民30週年紀念,而剛好移民這個話題是近日大熱。

要說移民的故事、辛酸史、歷程,相信可以出書。當年的經歷跟今日的環境不盡相同,但反而有些想法想分享一下。先簡歷一下,我是1990年”被”移民到加拿大溫哥華,選溫哥華是因為方便做太空人的爸爸加港兩邊走。在此之前的三年,我只到過多倫多三天,對加拿大印象只有… CN Tower。

移民不是旅行
千千萬萬要記著,”移民不是旅行”、 ”移民不是旅行”、”移民不是旅行”(重要事情要說三次)。旅行是放假,行程是觀光、飲食和探親,那管行程長達一個月和多個月,心態是旅行就是旅行

移民包括一堆現實的問題,在就業,金錢和適應這已是後話,基本生活如考車牌,駕車,買東西、水電媒上網看電視,不要看成小事,一堆小事加起來就是大事。這些問題,旅行不會遇上。

我旅行時的多倫多,跟後來要生活的溫哥華是完全不同

首要是融入
“不要把香港那套搬過去”、 “不要把香港那套搬過去”、“不要把香港那套搬過去” (重要事情要說三次)。要是把香港搬過去,那為甚麼要移民?移民第一戒條就是 “融入”,要有融入,才能在新地方走更長、更遠和更深的路。也不要第一樣就想 “當地有那樣福利”,而是想自己有那樣貢獻,即使是微細。
看看自己不喜歡香港的新移民那樣東西,就別重蹈別人覆轍

放下是最大課題
在香港,閒時到商場shopping,隨時可以外出吃飯,週末來個high tea,長假期即飛到日本甚至歐州旅行,家務有外傭處理。外國生活不是富與貧的問題,只是生活模式不同,悠閒坐在草地上半天悠然自得,人工貴甚麼也是DIY,旅行時覺得Enjoy的東西,變成生活可能變成負擔又或感到無聊。要真心去欣賞生活上的變化,那就要放得下,放下在香港的生活模式,不要比較事事跟香港做比較,生活節奏慢效率自然低。

放得下,自然能融入,放下,是千斤重,到有天,不再以加幣換成港紙的思考模式,那便成功了!

不要說為誰移民
要是你終日在想為誰誰誰,而不是為自己移民,我會勸你三思。我是被移民,父母常掛在口邊 “為左你地我地先移民”,所以當生活不順時更說得頻密。可知道給我有多大的壓力,簡直是咀咒一樣。

移民是個人及家庭,不要人云亦云,不是人人或家庭都合適。當你在想移民的時候,其實有更多人留下。你可能為遙遠的事情而擔憂去移民,而忘記近在咫尺的問題。最後很可能是遙遠的事情沒有發生,卻被近在的問題影響。

到是那一句,移民不是不好,只有合適不合適。

下一回會分享”大空家庭”的感受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